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以往,地铁线路的供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地铁行车调度中心都会将全线车辆停靠站台等候,采取临时停运措施进行电力抢修,这样会造成市民出行不便和运行成本增加。由武汉地铁集团公司和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共同研制的一项新技术,解决了这一困扰国内外地铁行业多年的难题。
近日,在湖北省、北京地铁公司联合举行的鉴定会上,轨道交通专家和地铁工程师对直流越区负荷开关及装置技术研究成果进行评审,一致认为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直流越区负荷开关柜已在北京地铁、武汉地铁三号线正式挂网运行。
就像家庭用电要有保险丝和刀闸一样,地铁用电也需要“保险”和“切断”。目前,国内地铁多在供电站点设电动隔离开关和直流断路器,起到“切断”和“保险”的作用。但电动隔离开关操作复杂、费时长,地铁运行期间,若供电设备发生故障,全线车辆均得停靠站台等候,至少前后三个供电站点都得停电进行无载切换和倒闸操作,容易造成全线停运至少二三十分钟;而直流断路器造价昂贵,有“大材小用”之嫌。
“我们研发出的这个开关装置,代替了电动隔离开关和直流断路器,只需通过开关,就能让故障站点瞬间解列退出,左右相邻站点连接送电,实现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供电模式倒闸。”第七一二研究所工作人员金雪丰介绍,直流越区负荷开关及装置是地铁行业内举足轻重的一大创新。有了这套“轨道大双边不停电倒闸装置”,能实现地铁在运行的情况下,将断电区域从整条线路中剥离出来进行单独修复,地铁还可以继续运行,等待断电区域修复好后,再重新列入线路中。
“应用装置后,可在日间任意时间解列退出某站进行检修,不仅改善了地铁供电运维管理模式,而且极大地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武汉地铁集团公司建设总部副总经理张刚称。
北京电工技术学会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黄旭虹说,该装置属于小型快速负荷开关,解决了以往空间大、造价高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地铁安全性和运维效率,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类似产品的垄断。
目前,北京地铁已在1号线、6号线和15号线上进行试用。今后,该装置还将在武汉客流量较大的地铁2号线全线推广使用。